为推进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,创新学习教育载体、丰富学习教育内容,提升党员党性修养,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,2018年3月24日,437ccm·必赢国际党总支组织全体教工党员赴临沂开展党性教育活动,先后学习参观沂蒙红嫂纪念馆、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和孟良崮战役遗址纪念碑,接受红色教育,感受革命精神。
第一站 沂蒙红嫂影视基地
“巍巍蒙山高,滔滔沂水长”。一踏上红色的热土,我们首先聆听的是沂蒙红嫂的故事。全体党员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 “乳汁救伤员”的红嫂明德英展室、“沂蒙母亲”王换于、“沂蒙大姐”李桂芳、跟着共产党走等展室,通过看图片、听讲解,了解沂蒙红嫂明德英乳汁救伤员、沂蒙母亲王换于、沂蒙姐妹们扛门板冷水架人桥等可歌可泣、感人肺腑的光荣事迹。红嫂明德英,一位聋哑农村妇女,用乳汁救活了伤员,成为震撼中华民族灵魂的千古绝唱;“沂蒙母亲”王换于,冒着生命危险创办战时地下托儿所,动员亲朋邻里精心抚养了罗荣桓、徐向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子女80多人;妇救会长李桂芳,组织32名妇女拆掉自家门板、跳进冰冷河水中,用身体架起一座“火线桥”,使部队顺利渡河。
大家还观看了“沂蒙母亲”——王换于的孙女于爱梅作的《沂蒙母亲和她的儿女们》革命事迹报告的录像片,沂蒙母亲、沂蒙红嫂、沂蒙大姐等英模的形象和事迹,在大家脑海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。沂蒙老区的妇女为抗击日寇,解放全中国做出了无私的奉献和巨大的牺牲,她们是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沂蒙山区红嫂的典型代表,是她们用自己柔弱的双手筑起了革命的胜利之路!
第二站 孟良崮纪念馆
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,全体党员亲手触摸纪念馆外墙上镶嵌的弹头弹壳,仿佛将大家带到了当年那段硝烟弥漫的战场之中。大家边走边看,展馆内陈列的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、一尊尊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塑、一件件战场实物,都在展现着 “刀丛扑去争山顶,血雨飘来湿战袍”的孟良崮战役的壮丽画卷,展示着沂蒙人民为革命战争胜利的无私奉献、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。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,一幅幅记录峥嵘岁月的图片,一桩桩感人至深的往事,生动地呈现了老一辈革命家为了新中国诞生而抛头颅、洒热血的风采和政治情怀。重温孟良崮战役的光辉历史,感受了沂蒙人民“全程支前、全力支前、全民支前、破家支前,最后一口粮做军粮,最后一块布做军装,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”的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。
走出纪念馆,在苍松翠柏间,安放着2896名烈士遗骸的孟良崮战役烈士陵园格外庄严肃穆。全体党员在听取革命先烈为解放事业舍生忘死的感人事迹后,来到粟裕将军墓碑前,全体党员排成六路纵队,向长眠于此的先烈们敬献花篮、鞠躬默哀,并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。
第三站 孟良崮战役遗址纪念碑
全体党员心怀敬畏、热情饱满地登上孟良崮山顶,瞻仰孟良崮战役纪念碑,群山之巅上,三块状如刺刀的灰色花岗石筑成的纪念碑魏然伫立。山路两边的岩石依然留着很多弹孔,似乎诉说着这场战争的惨烈,一路走去仿佛听到了战士们的呐喊声,激烈的炮火声。这块洒满烈士鲜血的土地,见证了军民生死与共打赢的那场艰苦卓绝的战争。如今孟良崮树木葱茏,成为党性教育基地,时刻提醒着我们这里曾经发生过的可歌可泣的战争故事,这不仅是值得深入学习的宝贵精神财富,也警醒着广大党员同志不忘历史教训,勇于担当时代责任。
此次参观学习,全体党员充分感受到了“爱党爱军、开拓奋进、艰苦创业、无私奉献”的沂蒙精神,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,思想灵魂经受了一次深刻的洗礼。大家纷纷表示,要铭记光荣的革命历史,继承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,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,坚定理想信念,增强党性修养,立足岗位,提升境界,发挥好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担负起一名高校教师的神圣职责和艰巨使命,为实现学校的“航空梦”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“中国梦”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!